- TOP
- >
- news
京都大学于11月20日发表了该大学佐藤弥准教授研究小组首次阐明的有关“幸福”这一感情的神经基础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幸福”感越强的人,其处于右脑的楔前叶部分体积越大,相反幸福感弱的人其右脑楔前叶体积小,幸福感与人右脑中楔前叶的大小成正比关系。
以往,在心理学研究领域,有关“主观幸福”已经以问卷的形式得到了稳定的测量,并显示出其由感情成分和认知成分得以构成。然而,这种所谓幸福,体现在脑内时处于哪里,如何表现,类似于这种神经方面的基础问题则处于不明状态。
对此,京都大学大学院医学研究科的佐藤弥特定准教授等人的研究小组以成年人为对象,对大脑结构进行了测量,在测量中使用了磁共鸣画像(即MRI),并将其与幸福度问卷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其结果表明,大脑右半球楔前叶部分的灰白质体积与主观幸福之间存在着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积极的感情比较强烈、而消极的感情比较弱、容易找到人生意义的人,其大脑右楔前叶体积也较大。
据此意味着人类的主观幸福是在大脑的右楔前叶将感情以及各种认知信息进行整合后产生出来,这一有关人类主观幸福的构造性神经基础的阐明,在世界上尚属首例。佐藤弥准教授说:“亚里士多德等人所致力于寻求的“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我找到了自己的科学答案,感觉到很幸福。”。
有关上述研究的详细内容具体在京都大学网站上已经予以公开,该研究成果于2015年11月20日刊登于英国的科学杂志《Scientific Reports》的网站上。
消息来源:http://resemom.jp/article/2015/11/24/28103.html
翻译:在水一方
No Trackback Yet
You can be the first to Trackbacks!
Trackback URL
Trackback is displayed after approval of an 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