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日中友好会馆和中日友好协会主办,由朝日新闻社协办的中日两国大学生针对两国间及各自身边发生的课题进行讨论为主旨的“第三届中日大学生对话”于3月17日举行。由于本年度仍受到疫情限制无法面对面进行交流,因此双方在网络上开展了隔空在线讨论。

每年一度的该会议过去曾召开了两届,都是由日方邀请中国学生来到东京的方式进行开展的。此次由于疫情,主办方决定邀请24名有参加意愿的学生在网上以在线形式举行。会议上按主题内容分为三个小组,分别用日语和汉语进行了讨论。

疫情无疑对于两国年轻人的生活都发上了影响。在“在线交流能够创造什么?”这一主题中,中日双方学生表示,在线交流可以达成网络留学、也使得远程接受外国企业面试成为了可能。

宮城教育大学4年级的齐藤祐佳介绍了自己通过在线形式在网上帮助生活在日本的外国小朋友们辅导功课的经历。在辅导过程中还邀请了小朋友出身国的留学生一起进行课外辅导,通过这些活动发现事实上不必相互会面,也可以进行辅导课程。

学生们在讨论中表示了对“在线”等新交流形式有可能提高社会公平性的期待,同时也指出老年人可能会落后于这种交流方式而产生不公。

中国的吉林大学4年级学生李雨农表示,“软件提供方为更多不熟悉软件使用的人提供方便这一点非常重要”。吉林大学4年级的张亚晖也表示,“我们出社会后可以在减轻其他年龄阶层间差距方面有所作为”。

有人指出,中日间的交流不够多。早稻田大学4年级学生多比良浩之表示,在一项有关中日双方市民对于对方国家所能够想到的人物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日方能够举出的中国人物多限于历史人物。他指出,“如果在线交流增加,将会减少双方想法上的差距,中日关系也会相对有所改善”。

有关“网络使更多人得以连接”这一时代特征的功过上,有小组表示“在这样的时代下信息泛滥,难于辨别信息真伪,这样的时代该如何生存下去”已经成为一种课题。

日本的东洋大学4年级学生入江里彩指出,“灾害和疫情发生时,虚假信息在社交媒体上扩散得很严重”。中国的湖北大学3级学生金小楠表示,“只接受自己希望接受的信息,这无疑是一种问题。而对于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首先应该进行一下质疑则显得很重要”。对于她的这一意见与会者纷纷表示首肯。她还建议,偶而应该放下手机和朋友去亲近一下自然。

中日学生讨论会上还言及网上所扩散的有关中日双方的一些偏见。清泉女子大学4年纪学生中村茉里表示,“应该深入现地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百闻不如一见”,湖北大学4年纪学生赵炜表示,“网上的信息会使知识变得浅薄,应该边读书边理解才会获得真知”。

日本的中央大学4年级学生加藤千华在讨论会后对记者采访表示,中日两国在历史和文化上非常相近,应该是彼此能够理解的国家。她表示希望今后不被网上信息所迷惑,要以一种理解对方的心情去和中国乃至中国人打交道。

有的小组针对“中日两国年轻人的婚姻观”进行了探讨,分别以身边的事例和网络上调查的对方国家婚姻现状等进行了讨论。在中国,人们倾向于要求婚姻对方有稳定的经济实力,因此公务员相对较受欢迎。而日本方面则因为公务员工作时间较长而导致愿意成为公务员的年轻人有所减少,对于婚姻另一方要求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爱好的日本人相对较多。

该小组的讨论也引起了其他小组成员的关心。听到“在中国过了30,男女都变成了剩男剩女,来自父母和社会的压力明显增大”一说,日本的大学生表示无法想象,认为与中国相比,也许日本的婚姻观更为自由一些。

消息来源:会えないコロナ禍どう生きる 日中大学生たちのネット論:朝日新聞デジタル (asa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