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学习院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小组发现,没有恋爱对象的人倾向于下调”想要孩子”的生育意愿。
以往研究认为结婚或同居会提高生育意愿,但对恋爱关系的存在与否探讨不足。在日本,18至34岁未婚者中约七成没有恋爱对象。研究小组针对日本,验证了有无恋爱对象及无恋爱状态持续时间对生育意愿的影响。
研究采用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的”青年中年面板调查”(2009-2023年)数据,以20至49岁无子女男女为对象。将伴侣状况分为”结婚”、”同居”、”有恋爱对象(不同居)”和”无恋爱对象”四类,生育意愿分为”想要(孩子)”、”不确定”和”不想要”三个等级进行评价。追踪分析了各调查年份中伴侣状况与生育意愿的时间变化。
结果显示,与其他伴侣状况的人相比,没有恋爱对象的人其生育意愿更容易从”想要”转变为”不确定”或”不想要”,特别是从”想要”转为”不确定”的变化尤为明显。这种变化并非随着无恋爱状态持续时间延长而增强,而是在进入无恋爱状态后很快显现出来。
此外,在调查期间始终处于无恋爱状态的人群中,持续表示”想要”孩子的比例女性为28%、男性为21%。而持续表示”不想要”的比例女性为10%、男性为7%。
此次研究揭示了恋爱关系对生育意愿形成的重要性,同时也再次确认了无论有无恋爱或配偶关系,许多人本身具有生育意愿。研究指出,今后需要提供将恋爱存在与否纳入考量的未婚者支持措施。